榜样在身边 |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
为进一步深化固化“不忘合作初心,继续携手前进”主题教育活动成果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,激发广大盟员爱党爱盟热情,提升广大盟员履职能力,推动形成学习先进、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,民盟北京市委决定2020年在全市各级民盟组织中开展“榜样在身边”先进典型推荐和宣传活动。
通知电子版已发至各区委、区工委、直属基层组织的办公邮箱,并刊登在民盟北京市委网站(点击文后“阅读原文”即可了解)。请民盟各区委、区工委、直属基层组织积极报送先进典型事迹材料。
民盟北京市委将通过“北京民盟”微信公众号、《北京盟讯》、民盟北京市委网站陆续刊登“榜样在身边”先进典型事迹。
今天,我们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的张福锁院士~
心系三农,扎根中国大地
有效履职,不负时代韶华
——记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
张福锁,中国工程院院士,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,民盟中央委员,民盟北京市委常委,北京市人大代表。
张福锁院士长期从事植物营养教学与科研工作,是首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。在农村生产一线创建“科技小院”人才培养新模式,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,2018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。参与制定联合国2020年养分管理计划和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;获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杰出成就奖、国际肥料工业协会“国际作物营养奖”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农业科学奖;入选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。所带领的学术团队连续3届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,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“科学与技术进步奖(农学奖)”。
一、扎根中国大地,倾情三农事业
在国家支持下,张福锁于1985年前往德国留学,接受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植物营养学教育。1989年,张福锁婉拒国外的邀请,毅然决然回国工作,自此投身科研和教学一线,取得了丰硕成果。
张福锁从小在农田里长大,深受农业、农村和农民的熏陶。自1978年进入西北农学院(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)起,始终坚持向生产实际学习,以科技指导生产,在生产中培养人,以生产推动农业发展、农民进步和农村升级。特别是自2009年至今带领的团队师生每年300多天扎根农村,先后在河北曲周、吉林梨树、陕西洛川、广西金穗、福建平和、四川龙蟒、内蒙古杭锦后旗、北京密云等地创建了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、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、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协同并重的“科技小院”精准扶贫新模式。
民盟中央副主席、北京市政协副主席、民盟北京市委主委程红,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,张福锁院士(前排从左至右)一同观看”民盟先贤肖像巡回展”(中国农业大学站)
经过10多年艰苦努力,张福锁带领团队已在全国建立127个“科技小院”,覆盖45种作物产业,示范面积上千万亩,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,同时与63家合作社和37家企业紧密合作,推广应用技术5.6亿亩,实现增产增收和环境保护共赢,为脱贫增收、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多年来,张福锁始终不忘合作初心,同农业领域的共产党员、兄弟民主党派成员等科研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打成一片,坚持科学研究服务于生产,一直从事植物营养教学与科研工作,并与农学、农业机械、生物学、经济管理学等各学科开展深度合作,相互借鉴,共同发展,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二、守正立德树人,推动学科发展
张福锁长期致力于植物营养理论与养分管理技术的研究,把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,创建了“科技小院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新模式”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0多篇,其中Science和Nature论文8篇,PNAS论文5篇,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。通过主持973、行业专项等国家项目,把科研理论知识和技术创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,培养建立了一支优秀团队,先后有3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,1人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;组建了全国养分管理协作网和创新平台,带动了我国植物营养学科的整体发展。
三、深入一线指导生产,解决关键技术难题
张福锁长期奋战在农业科研生产第一线,系统揭示了化肥的增产与环境效应,阐明了协同二者的科学原理,找到了调控的可行途径,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,入选2014年“中国科技十大进展”;为全国农业由高投入高环境代价的传统方式,向绿色高产高效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。创建从农田到区域的养分管理新技术,突破了高产与环保协同的技术难题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推动了学科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。近年来,为解决技术大面积应用难题,创建了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的区域施肥技术;建立了大配方小调整的区域配肥技术,推动了企业配方肥生产和大面积应用;研发的配方肥产品,近5年直接应用364.2万吨,覆盖9105万亩。2011年突破玉米高产高效难题(PNAS,2011),2014年破解三大粮食作物持续实现高产高效的技术难题(Nature,2014),2016年在河北省曲周县开展的农民技术应用进展发表在Nature上(Nature,2016),被国际专家评价为“国际小农户增产增效的范例”。这一系列新进展有力支撑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和减肥增效行动。
10多年来,张福锁作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组长,组织开展了技术规范制定、关键技术研究、新技术新模式探索和试验示范指导等工作,为全国2498个项目县提供了有力支撑,为我国科学施肥作出了突出贡献;先后向农业农村部、发改委等部门提交30份建议报告,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多次批示,一批建议成功转化为国家有关部门的行动计划。
四、率先创办“科技小院”,助力脱贫攻坚事业
2009年,张福锁带领团队成员来到河北省曲周县,驻扎农村一线,建立“科技小院”,与农民朋友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,仅用一年时间便将面对面的农技培训覆盖全县全部342个村,通过解决农业高产高效的关键制约性技术问题,助力精准扶贫,同时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,带动产业结构调整、农民增收。例如,曲周县后老营村“科技小院”通过研究西瓜嫁接技术、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,推动西瓜合作社发展以及帮助村里建立西瓜交易市场,推动了当地西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,使全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。山东省乐陵市“科技小院”通过科技攻关,着力解决当地优势产业——金丝小枣裂果等品质问题,推动了当地金丝小枣产业的发展,开办网上销售渠道,带领农民网络销售,创立“百年福枣”品牌,促进特色农业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,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。2016-2017年,张福锁与新疆农科院合作,在新疆多个县市分别建立13个扶贫“科技小院”,围绕这些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开展精准扶贫,有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解困,为当地的发展改革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张福锁院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传承弘扬民盟长期以来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、休戚与共的优良传统,秉承“解民生之多艰,育天下之英才”宗旨,坚持教书育人,以德树人,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学术团队,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;坚持在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,科技成果直接指导生产、服务社会、推动发展。始终不忘初心,敢于担当作为,时刻以国家需求、学科发展为己任,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2018年5月17日,由张福锁院士带领农大师生创建,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促成的北京市首家科技小院项目落户密云。图为中共北京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齐静(左)与张福锁院士共同为科技小院揭牌
张福锁院士团队和他们的科技小院(点击文字可阅读)张福锁院士首倡并身体力行的“科技小院”模式受到民盟中央、中共北京市委和民盟北京市委的充分肯定,被赞誉为集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。2018年以来,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按照齐静部长“可推广、可拓展、可持续”的发展思路,已在全市和京外对口帮扶地区大力推广“北京科技小院”模式,成效显著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,提出“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”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张福锁院士发挥自己专业技术优势,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,彰显了新时代民盟籍专家的政治价值和人生价值,堪称我们盟员身边的榜样。
(民盟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推荐)
推荐阅读(请点击文字查看)